謎一樣的 1969

         什麼才算是搖滾?  依稀記得羅大佑曾說過:台灣的搖滾已死。

也或許,死亡,和藥品一樣都是搖滾很重要的表徵之一吧。

 

全球熱愛音樂的人,應該都不會忘記 1969 的 「Woodstock Rock Festival」。 對我來說,「 Woodstock」這個單字,彷彿外星人在復活島上堆砌巨石雕像一樣的驚異。

1969 年,不僅僅只有嬉皮音樂,同年7月20日阿姆斯壯先登上月球;一個月不到的8月15日,「Woodstock Rock Festival」就在紐約近郊展開一場撼動全球音樂人長達三十幾年的音樂演唱會。 科技日新月異,但是,就是沒有人再度踏上月球,如同「Woodstock Rock Festival」所傳達的音樂氣味令後輩永遠無法超越一樣的詭異。

 

謎一樣的1969,謎一樣的年代。

Eagles 唱 《Hotel California》時也對 1969 有著無限的緬懷。 Eagles "戀戀不捨" 美好年代的模樣,和羅大佑的"搖滾已死"之說有幾分相似。我猜想,這兩位音樂大師,肯定沒有親身參與 1999 Glay 在日本千葉縣的世紀演唱會 -- 否則,應該會對"再生"、"復活"這四個字有所感應。 


 

annegh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有一個「平成不況」的名詞,是指從一九九一年開始的低迷經濟黑暗期。最近,台灣的商業周刊引用了這個名詞,並且認為因為日本的「平成不況」反而激勵新世代的年輕人更能夠吃苦,工作更加勤奮。

 

這個「不況」是不景氣的意思。

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不況」很久了,可是,並沒有相同的勤奮發酵效應。反而比較像是小叮噹的任意門,有了這扇任意門,大批舊歌、中古歌、合輯、精選集一波波地推出,不論是國語歌壇的蘇芮、林慧萍還是李恕權,或更早以前的卡本特兄妹、老鷹合唱團,有了任意門的幫助,都可以買回一份回憶。懷舊復古,幾乎成為主流。

 

2001《Prozac Nation》電影海報今年夏天,我也透過小叮噹的任意門,得以每天傍晚準時收看《小英的故事》,並不是懷念也不是趕流行,只因為同一個時段沒有其他節目可以選擇。

我本來就不喜歡看卡通,小時候不看,長大了也不太愛看動畫電影,連哈利波特也沒有興趣。

唯一例外的是 The Beatles 的 《Yellow Submarine》 這部 2D卡通動畫。

 

我喜歡 Beatles,更喜歡這部 《Yellow Submarine》,她有除奸除惡共同創造美好世界的八股劇情,但是當 Beatles 的音樂出現時,整體感覺頓顯得很"成人",尤其其中摻有名人畫像,不完全使用虛擬卡通人通,十足的創新手法,時至今日也沒有太多卡通影片可以比擬。 

annegh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琴獨奏曲一直是我喜歡的音樂形態,在第三期電子報版面內,我加了一小段背景音樂,那正是該期電子報提到的日本電影"鐵道員"電影原聲帶中的一小段口琴演奏。是的,我非常喜歡口琴,著迷於口琴呼吸吐納的音韻。

 

那一期的電子報背景音樂是由國吉良一本人吹奏的"田納西華爾滋",淡淡的,不似重量級的演奏作品,和小時候看"五燈獎"節目中猶如特技表演般的複音口琴大不相同。

上個月,我在南京遇見口琴吹奏的相當好的友人,他謙虛的說:只要學會複音口琴簡單的技巧,任是無情也動人!!

喔,不,不,不,因為有情才會感人,吹奏人注入的感情是弓,聆聽者的耳朵是弦,音符何辜,情緒無端被撩撥正是口琴獨有的魔力。 

annegh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不久,在香港買了一大套瓊瑤早期電影 VCD,很辛苦的分兩次扛回來。

其實,我並不熱衷言情電影,只是對於影片內近三十年前的台北舊街景十分癡迷,影片中常出現的國父紀念館、仁愛路上的鐵道、忠孝東路的大陸大樓,甚至連劇中人物的衣著、轎車、食物 ... 等等,我都覺得有趣,常常看的出神,從不記得劇情的發展。

小時候,我就住在東區,上小學時必須沿著延吉街的鐵路去學校,所以,對於影片中突然出現的"鄰居"最是令人心頭一陣驚,是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 -- 我在三十二年後透過褪了色的影片看見三十二年前我居住的街頭景象,而,現在的我卻未滿三十二歲。

這,正是電影令人著迷之處。 

annegh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我愛上了憂鬱 】

我永遠記得一九九九年。

 

那一年,我開始接觸 Kay Redfield Jamison 的系列著作。她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學系教授,同時也在教學醫院看診。不過,引起話題的卻是她在九八年出書自爆從少女時代她即罹有躁鬱疾病。也就是說,她是病人,也是醫生; 她畢生研究躁鬱精神疾症,卻同時也被躁鬱症苦苦糾纏著。

 

從八○年代末開始,憂鬱症這個名詞開始流行,在台灣尤甚,特別是嘩眾取寵式的新聞報導,很容易混淆了新聞事件的閱讀價值。

因此,當我在讀「An Unquiet Mind」之初,一直受到新聞事件的影響,無法真正了解作者的狂悲與狂喜。在這本書中,Kay R. Jamison 非常細膩地敘述了與躁鬱症纏鬥的過程,特別是躁症的欣悅、意氣風發,與鬱症的灰陰、頹喪甚至想以自殺結束痛苦的過程 -- Kay R. Jamison 以躁鬱症權威醫生之尊現身說法,她的文字表達是具有說服力的,如同病人與醫師之間的信賴與依賴。

她在這本書中曾提到「Fly Me to the Moons」這首歌,那是她躁鬱症病發時的幻覺,綺麗迷醉的一段神遊中響起的一首歌。 

 

2001《Prozac Nation》電影海報Kay R.  Jamison  的創舉不只如此,她最拿手的就是「躁鬱症」與「藝術氣質」的剖析研究。 

她的另一本著作「Touched With Fire」列舉許多藝術創作家例如:梵谷、拜倫、舒曼、馬克吐溫 ... 等人,一一細述這些浪漫派藝術家的生活細節與作品,佐以專業的醫學理論,用現代進步的醫學科技,診斷這些藝術家的瘋狂心靈。

 

初讀「Touched with Fire」新書時非常驚訝,難以相信我崇拜的舒曼、拜倫竟也可能是躁鬱症患者。Kay R.  Jamison 引用了大量的醫學理論,企圖以優勢的、科學的、刑事辦案式的蒐證,剖析藝術特質、創作天份與躁鬱症之間的關聯性。

 

關於這些醫學論文,坦白說我看不懂,也不想懂。不過, 夾在其中大量的文學詩作,卻引起我相當大的興趣。

這些以前即已熟悉的散文、詩集、樂章,出現在艱澀難懂的醫學論文之中,剎那間顯得好「憂鬱」 -- 我想,這些浪漫藝術家如果還在世,絕對不喜歡咄咄 逼人的追蹤採訪,更何況是赤裸裸地接受精神病醫生公開的診斷? 

annegh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很偶爾的情況下,你發現,你跟小倩的際遇相同,

無需慌張,因為小倩還是小倩,我還是我,你還是你 ....

(詞:王祖賢  ╱  演唱:王祖賢)

 

電影之所以稱為藝術,在於它的啟發性,就像看一本書、看一幅畫一樣。十多年之後再看DVD版本的「倩女幽魂」,對於後製科技的驚奇不見了,對於現代感十足的女鬼的讚嘆不見了; 可,卻在心底泛起了一陣我見猶憐的酸楚 -- 難道這十多年來,小倩不止存在於電影畫面,小倩如影隨形一直跟著我 ? 


一九八七年徐克以創新的概念及新穎的科技推出「倩女幽魂」,果然如預期般的造成轟動;片商趁勝追擊一口氣連拍了三集續集,集集精采,堪稱香港商業電影代表作之一。

annegh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